为加强智慧法院建设的研究和经验总结,主办方对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等39个参加“智慧法院主题”征文活动的获奖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该征文活动由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和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联合主办,蓝海中心具体承办。自2017年10月13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了来自全国十三个省、四个直辖市、二十五个市县的法院、企业、高校的积极响应。经过匿名初评、网络投票、专家定评等阶段,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20名。
欲知获奖名单,请戳:新鲜出炉!“智慧法院”征文评选结果公布
颁奖仪式掠影
华山论剑 共议新时代法院二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处处长何帆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傅郁林共同主持之下,与会人员就“智慧法院+审判场景”、“互联网+司法为民”、“人工智能+实现路径”三个主题进行了交流分享和深入讨论。
主题研讨一智慧法院+审判场景
如何通过智慧法院建设全面提升审判能力和水平,这是各级法院面临的重大命题。在此环节,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刘楠、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王勇、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胡志光作了经验分享,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也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傅郁林担任主题研讨一的主持人兼点评人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刘楠发表了题为“立足高远、普惠各方——四川智慧法院建设的几个应用场景”的演讲。他始终认为智慧法院建设是一种生产力,要明确其中的工具性应用的定位,强调用户体验。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王勇发表了题为“以智慧法院建设引领广州法院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演讲,介绍了目前该院已经建成以三大网系为支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面覆盖,基于法院内网、外部专网和互联网构建全市法院跨界融合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胡志光发表了题为“选择决定格局——智慧法院建设的六个‘必答题’”的演讲对本地化、规划、持续开发等问题作了解读。
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行业总监万玉晴发表了题为“对新时代智慧法院的探索——从数据构建到服务创新”的演讲,其介绍到稳定准确的数据以及对数据的认知是构建数据生态很重要的基础。数据有它的生命周期、鲜活性,要通过数据的使用反向去驱动数据的生产、采集,进而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链,才可以让数据迸发出更有效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