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一步落实职能部门源头预防和解决问题的责任,谁产生问题、谁化解矛盾,属于哪个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哪个部门就要负起责任,决不能推诿、敷衍、拖延。
统筹运用专门队伍和社会力量,努力形成信访问题共治局面。以开放性架构吸纳社会力量,在更广范围统筹资源,构建共治共享格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新形势下,面对复杂多样的信访问题,既需要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内在活力,也需要运用好市场化、社会化机制,释放社会共治的巨大能量。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努力建设一支对党忠诚可靠、恪守为民之责、善做群众工作的高素质信访工作队伍,不断提高运用新知识、新技术破解信访工作难题的能力水平。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化解矛盾纠纷,是现代社会治理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方式。要运用好市场、公益、慈善等途径,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法学法律工作者以及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等社会力量参与化解信访矛盾纠纷。全面实行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制度,组织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专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提高信访工作专业化水平。
统筹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形成共同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格局。调解处于预防化解矛盾的最前沿,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要研究新型矛盾纠纷规律特点,建立更多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及时有效化解征地拆迁、劳动争议、医疗卫生等领域矛盾纠纷。广泛推行微信调解、网上调解、电视调解等方式,加快建设类案检索、调解结果预判等信息系统,引导当事人对调解结果形成合理预期,提高调解质量和效率。诉讼、行政复议、仲裁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权威性机制。要推动完善诉讼、行政复议、仲裁制度,使其更便捷、更高效,满足人民群众低成本、高效率解决纠纷的需求。推广跨域立案诉讼服务等做法,善于运用“互联网+服务”模式,推出更多便民利民措施,让人民群众打官司更方便、更舒心。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发挥好速裁程序、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的作用,促进简案快审快结,让公平正义更快实现。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信访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主要负责同志要当好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好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建立完善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督促各有关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做好工作,为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提供坚强保证。